第75章 第七十五章、_全家都穿了[古穿今]
笔趣阁 > 全家都穿了[古穿今] >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5章 第七十五章、

  这一个晚上,老父亲景安泓整整花了一个半小时给女儿说明早恋的种种危害。

  在别的事情上,景安泓作为一个古代人,观念扭转得还没有这么快,但在女儿的感情上,他的思想那是转变得飞快。

  以前在大周朝的时候,景安泓心里的想法是——大家都是在女儿及笄的时候开始准备送女儿出嫁,女儿年纪到了,太子又算得上是一个良人,加上有赐婚的旨意,所以他也没想过女儿十六岁成亲到底算早还是不早。

  到了现代后,景安泓知道现代的女孩子二十几岁,甚至于三四十岁不结婚也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,他心里的想法立即就改变了——坚决不能让女儿早恋,不能让女儿早早的结婚,不管怎么说,至少得等她大学毕业后才能考虑谈恋爱的事情。

  极端一点想就是——家里有这个经济实力,女儿就是一辈子不结婚,他也养得起。

  现代女孩子结婚的年纪晚,这一点是景安泓在现代生活时最满意的事情。

  在大周朝的时候,因为前朝皇帝奢靡浪费且好战成瘾,一年三五场的战事,消耗的不只是国库里的粮草和银钱,还有国内的壮年士兵。

  为了让国内的人力维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基数上,前朝乃至大周朝都有好几条法规明确的规定了女子婚嫁的事情。

  一是寡妇可以再嫁,其婆家、娘家都不能以任何理由阻止寡妇再嫁。

  二是成了婚的女子,只要是丈夫无故离家超过三年的,都能自己去官府申请合离再嫁。

  三就是女子年满十八岁还未成亲者,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一笔特殊的人头税,一人一年是二两半银子。

  这些法规都是为了让女子能够尽快的成亲生子,为国家多诞下更多的劳动力。

  其他诸如此类的法规还有很多,不过大周朝建立后,在群臣的建议下,已经改掉了很多不合常理的法规,但是上面的三条法规还是留了下来。

  没有办法,经过多次的起义战和内战后,国内的壮年人力消耗巨大,不以这些法规约束民众的话,这国内的人口总数根本就增长不起来。

  按照大周朝的国情,就算是皇上不赐婚,景晴最迟也会在十八岁之前成亲。

  不是景家给不起那二两半的人头税,而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,贵族女子要是连十八岁还没能成亲的话,就是一件会人嘲笑唾弃的事情,一家人都会被人指指点点不说,女子还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。

  理由和现代评论那些大龄未婚的人是一样的——这么大的年纪还不成亲,这人指定是有点那个大病。

  现代没有人头税,女子想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,只要自己扛得住压力,就是一辈子不结婚生子都没什么关系,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景安泓是脑子抽了才会想让女儿早早的恋爱结婚。

  景晴被父亲念叨得头都大了,最后她连连保证,自己绝对不早恋。

  这个保证景晴说的时候一点都没有犹豫,她喜欢的只是大周朝的元煊文,现代的这个就算外表再像,那也只是长得一样罢了,本质上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。

  父亲还担心她会早恋,笑死,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好吗。

  景安泓还是很相信女儿的,既然女儿都下了保证了,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

  真好!他不用再担心自家的白菜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猪拱走了。

 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,景晴特意背了一个空间很宽裕的双肩包,用来装准备送给苗妙妙的包。

  驴家的包装实在是太显眼了,要是就这样拎着袋子拿去学校,还不知道其他同学会议论些什么呢,所以景晴才会用双肩包装,准备等放学的时候再拿出来送给苗妙妙。

  中午苗妙妙放学放得早,她是个吃货,只要老师不拖堂,那她绝对是最先冲进食堂的那些人中间的一个,也因为这个原因,她才能早早的就在食堂给景晴占了一个绝好的位置。

  景晴刚走进食堂,就见苗妙妙坐在靠窗的位置朝自己招手了。

  央音附中的食堂饭菜味道一般,不过据说央音的食堂饭菜味道是帝都学校中的第一名,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,像景晴、苗妙妙这样的附中学生,以后直升央音是铁板钉钉的事情。

  央音附中作为央音的下属学校,每一届升学的学生,除了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实在是太差的会被刷下去外,其他的基本都是直升本校大学的。

  景晴的专业课自然不用多说,苗妙妙的专业课的成绩也不错,现在苗妙妙已经开始在计划着等她们上了大学后,能不能分到同一个宿舍了。

  对于这种还没影的事情,景晴是不会参与讨论的,不过苗妙妙就是一个话篓子,就算是景晴不接话,她一个人也能畅想未来幻想得很开心。景晴打好饭菜刚一坐下,苗妙妙就迫不及待的说道:“今天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又夸你了。”

  民乐系的学生不多,老师也少,苗妙妙的老师和王辅平是好朋友,对于景晴的水平他也很清楚,平常没事的时候他总喜欢拿景晴作为例子来激励自己的学生。

  景晴闻言苦笑:“再这么下去,我身上的仇恨值都该拉满了。”

  老师嘴里的优等生,家长嘴里的别人家孩子,一直是被人记恨的存在,这样的风头,景晴真的是不愿意出。

  苗妙妙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:“哪有,我们班的同学都夸你来着,说你长得好看,学习成绩还好,是妥妥的学霸,人生赢家!”

  学霸的意思景晴知道,不过她还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学霸,她现在的一切成绩,都是以前苦练的结果。

  要说起来,确实也是她作|弊了,现代的小孩子学古琴,最多作为兴趣爱好,小学的学生只会在完成自己学业的基础上再挤时间出来联系。

  景晴就不一样了,她五岁开始练琴,老师发现她古琴上的天赋后,更是让她抛弃了古筝和琵琶,专精古琴这一种乐器。

  都说学乐器的,每天至少要花两到四个小时练习才能保证自己的基本功不退步,然而从学琴的第一天开始,景晴耗在古琴上的时间每一天何止四个小时?她现在的技术,那都是她长年累月,寒暑不辍,勤学苦练才得到的结果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她的基本功和技术超越同龄人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
  自从景晴报名参加民乐大赛后,夸她琴艺精绝的人很多,一路上也收获了不少的赞许和肯定,不过她并没有因此就狂妄自大,现代精通乐器的人有很多,之前的成思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

  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景晴不会被老师和同学多夸上几句,就真觉得自己是民乐圈的天才了。

  吃完午饭,景晴放好自己的餐盘后,就急着要回去练琴。

  离初赛已经没有多久了,这个周末景晴几乎是浪费了,之后她得抓住每一分钟,多练习,多背曲谱,等她什么时候能把春风的曲谱倒背如流了,那她就能彻底的放下心了。

  古琴和古筝一个在四楼的第一间教室,一间在四楼走廊后的最后一间教室,进教室之前,景晴转头对苗妙妙说道:“对了,放学的时候你等一下我,我有东西要给你。”

  苗妙妙闻言好奇的问道:“是阿姨做的点心吗?不行,我现在就馋了,要不你现在就给我吧。”

  赵华兰经常下厨给家里人做一些以前常吃的点心,现代的传统点心虽然种类很多,但是景家人吃着外面买的中式点心,总觉得差点东西,各种西式的蛋糕虽然好吃,但是吃多了就会觉得腻。

  赵华兰没事的时候,就会自己动手做上一些点心,都是以前厨娘经常做给他们吃的,现代各种食材都好买,她按照厨娘的方子做出来的点心,味道一点都不比外面卖的味道差。

  赵华兰担心儿女在学校里会吃不饱,所以就会特意多做一点点心,让两个孩子带到学校里,饿得时候好填填肚子。

  景晴午饭都是和苗妙妙一起吃的,所以偶尔苗妙妙也能跟着一起吃一两块点心。

  苗妙妙是个吃货,赵华兰做的点心,她只吃了一次就记在了心里,这会儿听景晴说有东西要给她,她就以为会是点心,因为之前景晴也总会给她点心吃。

  见好友那一脸的谗样,景晴忍不住笑道:“不是点心,现在不能给你,放学的时候才能给你。”

  听了景晴的话,苗妙妙哀嚎到:“我看你是诚心不让我下午好好听课了,你这个关子一卖,我这一下午都得记挂着这件事情。”

  景晴冲她眨了眨眼睛,憋笑道:“那可不行,你一定要专心听课,不然我就不把东西给你了。”

  苗妙妙更加夸张的哀叹:“你怎么这样!”

  苗妙妙万般抗议无果后,只能蔫哒哒的回自己的教室去了。

  景晴惦记着要送包给苗妙妙,所以今天她和老师特意说了一下,没有加长练习的时间。

  教景晴这么久了,王辅平对自己的这个学生也是有大致的了解的,他知道景晴回家后也会毫不懈怠的练琴,作为老师,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学生了,有天赋且有自制力,没人督促也能完成自己顶下的目标,老师教着也省心。

  在古筝教室找到苗妙妙后,景晴拉开双肩包的拉链,取出里面的礼盒递给了她。

  “诺,送你的礼物。”w,请牢记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